我在德国求学生活了二十年,从自我到育儿,影响至深!
橘子:小花生App社区不少花友都有海外学习、工作、生活经历;很多人“海归”了,还有很多人已经长期定居国外。今天就和大家介绍一位 “心安在他乡”、定居德国的花友。
@大小爱玩在斯图 是武汉人,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后,赴德国 TU Dresden(德累斯顿工业大学)医学系继续深造,从2001年到现在,已经走出国门二十年了。
现在一家四口生活在西德斯图加特,先生是汽车行业工程师,她做医生本行。
本文由花友 @大小爱玩在斯图 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
时光飞逝,到今年的8月,我就来到德国 20 年了。异国他乡这段留学生活,弥足珍贵,让我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成年人。
从最开始的十指不沾阳春水,到也能做出一桌像样的大餐;从一句德语不会到现在用德语工作;从家里的娇小姐到流水线工人,从一个没主见的人到凡事都要自己拿主意。
现在回想起来,那段日子还是挺艰苦的,这其中的各种辛苦,只有走过这条路的人才能深切体会。
1
苦读六年,我终于成为德国医生
2001年的8月13日中午,我和另外44名同学一起乘飞机,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出发,行程8000公里,10个多小时之后到巴黎戴高乐机场。
一路颠簸,20多个小时后,我们终于于德国时间8月13日的晚上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——德累斯顿。
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,第一次出国,前路茫茫,心中忐忑。还好同行的小伙伴已经相互熟识,除了一个女同学因为行李超重,在北京机场没收了电饭煲,哭了一路,大家打打闹闹,20几个小时过得很快,平安到达了目的地。
稍做休整之后,我们被分到了宿舍,两人一间,大部分的人被分到了同一层楼。德国的纬度比较高,夏天天黑得晚,到现在我都还能清楚的记得:那天晚上,当我躺到床上的时候,天都还是亮的。
我参加的是武汉一所大学的交流项目。在此之前,我们这45个人已经在国内学了近一年的德语。
开始的半年是夜校,每周有两到三次课,后面的半年是脱产学习,除了之前的语法老师,还有一位刚毕业的德国大学生给我们做外教。
国内的德语老师给我们打下了很好的语法基础,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学完了《大学德语》四册,德语的语法已经全部过了一遍。
为了在德国上大学,我苦学德语
德国高校外国申请者入学德语考试(DSH):DSH全称是Deutsche Sprachprüfung für den Hochschulzugang ausländischer Studienbewerber,它由德国各高校单独组织,但基本模式是统一的,一般包括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(有些学校可根据学生笔试成绩的优异程度,免去其口试)。
DSH一般均在学期之初举行。学校寄给申请者的入学通知中会写明DSH举行的时间和地点。所以这类证书,得首先申请高校,获得录取通知之后再(去德国)参与考试。
所以,仅凭我们在国内的德语水平是不能在德国上大学的。
到达德累斯顿后,学校已经给我们安排好了语言学校。经过考试,我们45个人被分到了3个班。我被分到了快班,半年之后,也就是2002年的3月,我们就可以报名DSH考试。
现在想来,那时的德语最多就相当于德国小孩幼儿园的水平,离能用德语上大学,还有巨大的差距。
我们班上15个人,有两名老师,每天6-8个学时。班上的同学都很努力,上课认真听讲,积极发言。
晚上回家后,我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。隔壁寝室居然有个男生,天天晚上在背字典。我记得我当时每天会朗读30分钟,晚上还会和一个女生读字典的解释猜词。
德语老师带我们去德累斯顿动物园的合影
时间过得很快,转眼过了年,我们就要决定是否要报名参加DSH考试。当时的规定是,一共有三次报名机会,如果三次考试都不通过,就不能延签,留在德国了。
笔试时间我不太记得了,大概是3-4个小时吧,地点在大学的一间大教室里举行。考试大概进行到最后的时候,大教室居然停电了。所有人都必须立刻离开考场。
我们在考场外等待了半个多小时后,接到通知,可以回到教室,有半个小时的时间继续答题。我在考场外和其它同学对了一下题,回考场后把错题改了,满意的交了答卷。
晚上回宿舍后,大家都很紧张,不知道后面会怎么样:今天做的卷子会不会作数?会有新的考试吗?另外,在考场外没对答案的同学都很懊恼,没有珍惜停电的30分钟。
事情的发展出乎人意料。大学最后决定不重新考试,就以停电当天的考试为准。
不出意料,参加当天考试的大部分人都通过了考试。我的成绩超过 320 分(满分400分—),可以免口试。
这其中还有一个乌龙。我们班上的一个男生,德语挺好的,居然考试分数没过。后来,有同学建议他去查分,居然发现被少算了100分,他的分数达到免口试的分数线。
受到他的鼓舞,又有好几个没过的同学去查分,其中一个人比较悲催。及格分数线是240分,他查出来少算了50分,正好239分。
因为查分只能查算错的分,不能查改错的分。这位同学遗憾的因为一分之差又学了半年德语。这件事情可以看出来德国人的数学水平实在是呵呵.....
这里面的一部分人通过了考试,拿到大学的 Zulassung(入学通知书),可以开始专业学习。
一部分同学第一次没有通过考试,或者没有参加考试,他们在之后又学习了半年到一年的德语,通过了DSH考试,也进入了大学学习。
最后还有一小部分同学,最后没有参加DSH考试,或者三次考试没通过,结束了短暂的德国生活,很早就回国了。
世事难料,谁能想到,在最早回国的同学当中,回国后在中国的高速发展当中,成立了自己的公司,已经有了几百人的团队,有可能还是我们目前为止最富有的人。
所以,DSH 仅仅是一次德语考试而已,有能力的人,终会浮出水面。
我们所在的德累斯顿属于以前的东德,当时的经济还不是很发达,打工机会少,所以大部分人选择到经济好的西德去打工。这里又有两拨人,一部分去了汽车大城斯图加特,一部分去离斯图不远的卡尔斯鲁厄。
我和一个女生也步着他们的后尘,去了斯图加特。
工作是在斯图加特附近的巧克力工厂Ritter Sport 里面做流水线工人。
Ritter Sport 巧克力工厂
工作内容单调、简单,要么把包装好的小巧克力放到大的包装盒里,把做巧克力的模具从洗模具的流水线里拿出来,等等。
还有一个很夸张的工作,就是把从流水线上走过的坏的坚果挑出来。因为流水线一直是一个方向运动的,8个小时之后,我感觉我的头一直会不自觉的朝着一个方向运动,眼睛看到的东西都在运动。
这样的工作干了一段时间之后,我只能说我不希望一辈子做流水线工人。
相比于我的打工生活,其他同学的工作就丰富多了。
在我们之前,有5个男生在斯图加特北面已经找到房子,租住了下来。男生干的工作就辛苦多了(工钱也更高)。他们的工作有的在 Salamander 鞋厂,有的在惠普打印机厂,有的跟垃圾车收垃圾,还有在麦当劳收银的。
运气好的三个男生还找到了奔驰工厂流水线的工作,这份工作可以说是所有暑期工中的黄金工作了,加上加班费每个月能拿到2000多欧元,打满三个月的工钱足够东德一年的生活费了(德国大学的注册学生每年可以免税打工三个月)。
德国的大学有夏季开学和冬季开学之分。第一学期开学,大部分都是冬季开学(每年的9月份)。高学期可以选择夏季开学(每年的4月份)。
前面说到我们是在2002年的3月份通过的 DSH 考试。我们当中,绝大部分的人在国内都有本科学历,如果在德国继续学习本专业,可以减免掉一定的课程。
2002年9月,我开始了在 TU Dresden(德累斯顿工业大学)医学系第五学期的专业学习。
医学在德国是 NC(Numerus clausus)专业,即受限专业。德国大学的学习遵循宽进严出的原则,绝大部分的专业只要有德国Abitur(德国高考)或相应成绩就能申请。
少数专业,像医学,牙医学,法律,建筑等专业则有人数限制,成绩要求,不是想学就能学的。
德国医学专业的学制也比其它专业要长。我们去的时候,还只有硕士(Diplom)学历,没有本科(Master)学历。大部分的专业是 10 个学期,医学专业是13个学期。这其中包括:
4 个学期的基础课程(Vorklinik)
6个学期的临床课程(Klinik)
1个月的护理实习
4个月的见习
12个月的实习
两次国家考试
在国内的医学学习为我减免掉了4个学期,1个月的护理实习和第一次国家考试。所以,我是考过DSH之后直接开始的第五学期的学习。
DSH的水平现在想来,估计也就是德国小孩学龄前的水平,只能满足简单的基本交流。这个水平在德国大学学习专业知识,那是远远不够的。
从开始的大课一句都听不懂,到后来知道教授上课说什么,到最后可以和病人/同学/医生/老师交流,再到最后通过德国医学国家考试,的确只能用寒窗苦读来形容了。
我们一起来的45个人,大部分都是一个大学的不同专业,只有我是外校的。他们有的学计算机,有的学机械,有的学电子,每个系都有几个人,可以抱团学习。
其中有一个女生特别厉害。当我们刚刚考完DSH去西德打工的时候,她一个人留在了德累斯顿,开始了第六学期的专业学习。在我还在上课听不懂,考试通不过的痛苦中挣扎的时候,她居然已经开始实习了。在2005年的时候,她也成为了我们45个人当中第一个毕业的人。
之后,从2006年开始,陆陆续续就有人毕业。每次有人拿到学位,要离开之前,大家都会聚一下,来一顿大餐。每次的庆祝都会持续到深夜,男生们会喝得酩酊大醉,只是每次的人都会少几个。
直到2007年,我也毕业了,也离开了德累斯顿。
我们这群人,现在有的继续留在德国不同城市,一部分人回到了中国。离开德累斯顿之后,大家每去到一个城市,都会找老同学聚聚,只是这种机会越来越少。
本来2019年回国和几个同学说好,在今年夏天,我们来德国20周年之际,大家要拖家带口,重聚德累斯顿。现在由于疫情的缘故,也只能不了了之。
这次撰文,也是对我们那段难忘的留学经历的纪念,感谢和我一起走过青葱岁月的同学们,期待我们的下次相聚,爱你们。
从小被妈妈“推”着长大,长大后,在德国的独立生活让我慢慢有了自主意识,成家后,育儿方式有“传承”,也有改变。
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新名词“小镇做题家”,特指那些出身小城,埋头苦读,擅长应试,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。
想想,30年前的城乡差距并不大,我自己和周围的中国朋友都可以算做小镇做题家。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。父母都是普通人,只是我的母亲性格比较要强,用现代的话说,她就是典型的推妈。
“荤鸡”方面,我很小的时候,妈妈就会每天自己出卷子让我做,后来又安排我上学校的奥数培训班。那时候的数学老师真好呀,补课都不要钱,放学还让我们到她家去,不仅给我们补课,还给我们做饭吃。
除了学校里的奥数班,有一段时间,妈妈每个周末还会带我去市实验小学上数学课,当时去一趟坐公交车路上要开一个多小时,我在里面上课的时候,她会在外面打毛衣等我。
小学六年级的时候,她还专门给我请了家教,让我备考外语学校。可惜当时差了十几分,没考上。
除了奥数比赛,我还参加过钢笔字比赛,画画比赛等。
“素鸡”方面我妈也不落后。我很小的时候,她会自己做娃娃给我自编自演木偶剧。5岁开始让我练毛笔字,幼儿园的时候就安排我主持节目,小学学跳舞,学画画都学过好几年。打鼓,吹口琴,打乒乓球我也都尝试过。
在生活上,她和父亲也对我无微不至。从小到大,家里的家务活都是她和爸爸做的,到我23岁出国前,我从来没有做过家务,做饭,洗衣粉,收拾屋子,他们俩都代劳了。
高中毕业,我对前途一无所知,母亲帮我选了医学专业,我顺理成章成了医学生。
后来,她让我出国。我当时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,觉得出国留学这等辛苦的事情哪有待在家里舒服,坚决不同意。
在之后的两年里,母亲对我威逼利诱,每个周末都要和我讨论出国的话题,带我参加各种出国见面会,给我报德语学习班。受不了她的唠叨,我在坚持了两年之后,来了德国。
母亲和我在2000年的合影
来了德国之后,我每个周末打电话回家,她都会仔细询问我的学习情况,并且提出指导性意见,虽然她当时还没来过德国,不会说德语,更对德国的生活一无所知。
德国的独立生活让我慢慢有了自主意识。母亲远隔万里,只有精神上的鼓励,没有实质性的帮助。不管什么事情都要靠自己。从做饭,洗衣服,做清洁这些家务,到学德语,选课,考试,一道道难关都要自己克服。
从2001年来德国,到2007年毕业,我只回过两次国。这段时间,我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,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。
2009年底,女儿出生,父母开始了来德国帮助我们的候鸟生活。女儿小的时候,只有母亲一个人过来,后来儿子出生了,母亲一个人忙不过来,父亲也跟着过来帮忙。
二老和娃参加斯图加特啤酒节游行
在育儿这件事上,从小被推大的我,自然而然觉得孩子是要推的。只是比母亲多读了几年书,我和她教育理念的原则上相似,细节上有所不同。
华人圈,没有谁家的小孩是不上兴趣班的
在我们现在生活的华人圈子里,没有谁家的小孩是不上兴趣班的。每个娃至少都有一门乐器加体育,周末还要上中文学校,是大家的共识。
很多朋友家庭都是学霸的强强联合,他们孩子的基因至少都在平均线以上,我们家的孩子从基因上来说没有绝对优势,没有理由不努力。
学业方面,读了这么多年的书,至少学校里的科目,到初中还是能辅导的。小学到初中低年级的成绩差距都不大,不用太在乎。这个阶段更重要的是基础和习惯。
多年前的《虎妈战歌》《哈佛女孩刘亦婷》都有很多争议。我个人觉得这两本书还是很正面积极的,从两本书里我看到了两位母亲的坚持和付出。
学习是一件细水长流的事情,度假也读书,学中文,弹琴,长此以往,养成习惯,终有进步。
我选择抓重点,孩子不同年龄段,重点不同
每个孩子都不一样,每家的情况都不一样。不同的孩子要区别对待,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重点。
学龄前,玩是重点,攀爬,挖沙,观察世界,接触不同的环境,比学习更重要。
小学时期,课业并不繁重,正好有时间可以多接触不同的兴趣班,游泳,踢球,田径,滑雪,弹琴,下棋,画画,舞蹈,广泛的尝试,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坚持下去。
上了中学,就要开始好好学习了。上课认真听讲,下课主动复习,每天复盘好过临时抱佛脚。中学低年级主要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,高年级才开始知道要刻苦学习。
而真正的学习,大学才刚刚开始。要想在专业上有所提升,学习是一辈子的事。
兴趣班只是一个兴趣爱好,贵在坚持,不会成为以后养家糊口的主业,个人觉得性价比最重要。
所以,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离家近的,价格便宜,孩子喜欢的兴趣班,这样更能长期坚持下去。
比赛和考级会大量增加学习时间和成本,参不参加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我个人小时候参加的比赛对我大学成绩,现在的工作都没有帮助,所以现在对娃参加比赛这件事也不是很热衷。
这其实也是我自身经历的一次总结。我在两年前曾想让女儿在钢琴上更精进一些,让她参加钢琴比赛,给她换了一个钢琴老师。
从家门口的800米换到了30公里以外的市中心,时间成本大大增加;价格上,从半个小时15欧到每小时60欧。
老师这方面,以前的女老师从小开始教的,孩子和她更亲切;新老师是市里的名师,不苟言笑要求高。每次和孩子去新老师那上课,生怕回课质量不高,达不到老师的要求,神经紧张。
半年下来,钢琴技术的确有很大的提高,但是我和孩子都有一种努力奔跑,却怎么也赶不上别人的感觉。现在回想起来,只能说老师是好老师,但不太适合我们。
带孩子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
海量阅读是我在《好妈妈胜过好老师》这本书里最大的收获。书中自有颜如玉,书中自有黄金屋。书读多了,孩子的眼界自然开阔了,不会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。
如果有机会,多去外面的世界走走看看。见过不同的风景,人的心胸会更开阔。
2014年,德国波茨坦,无忧宫。
2015年,意大利,法拉利博物馆。
2016年,摩纳哥。
2017年,斯洛文尼亚布莱德湖。
2018年,西班牙,巴塞罗纳足球俱乐部主场。
2019年,北京故宫。
和孩子保持一定的界限感,这点德国人做得很好
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不是父母的附属品。我们生养孩子,是我们自己的意愿,并没有得到孩子的同意。
是否全职带娃,是否要上各种兴趣班,是否需要补习,是否需要花大价钱出门旅行,都要根据每家的情况具体分析。
凡事量力而行,父母没有必要为了孩子,牺牲自己的生活,花费超过自己能力的费用,长此以往,觉得自己付出的多,自然会要求孩子有所回报。
从小开始,给孩子一定程度的自由,为自己做决定。人不走弯路,怎么会知道那是弯路呢?
在这个问题上德国人做得很好。有一件让我记忆深刻。大概15年前,我和娃爸(当时的男朋友)去一个德国朋友家做客。他们俩夫妇是艺术家,家里有一个工作室,可以制陶。正好有机会,我和娃爸都想试一下。
我切了很大一块陶土,在上面画了画,写了字,花了不少心思,创作得很是开心。朋友俩夫妇看了,欲言又止。
他俩小声在那讨论,朋友说:这块陶土太大了,烧了之后很容易裂。朋友老公说:你让她自己试试,不要打断她,下次就知道了。他俩一顿讨论之后,并没有给我建议。
果不其然,我的作品烧好之后,没过多久就裂了。现在回想起来,德国朋友俩夫妻明明知道我做的陶土有问题,但并没有提前告诉我,这就是他们德国人的界限感。
从小被推大的我在当了母亲之后,对娃的态度是:不散养,不鸡血,选择中间的第三条路,希望做一个“理性的逍遥派”,把孩子扶上马,送一程,让他们自由奔跑。
最后分享陪伴了我二十年的四本书…
相关阅读: